【印度】消弭種族種姓距離於無形 飄散色彩祝福的侯麗節

KK   |   2024-03-25   |   Shuttersock



  手上拿著彩色粉末的人不分種族性別,潑灑的對象也不分印度種姓階級高低,所有人面露喜悅地把象徵愛的粉末丟到他人身上,或是調皮地把祝福塗抹在他人臉上。每當印度教三大節慶之一的侯麗節(Holi Festival)到來,五顏六色的粉末便會在印度全國四處飄散,繪製成鮮艷動人的一幅畫。


沾染顏色越多今年運越旺 印三大節侯麗節今舉行




  侯麗節(Holi Festival)是最古老的印度教節日之一,主要是為了慶祝萬物復甦的春天到來,並祈求新的一年農作物順利豐收,人人能登豐衣足食且物資無虞。舉辦日期落在每年2月至3月期間,並持續3至16天,而今年2024年的侯麗節便是於3月25日舉行。




  紅色粉末象徵愛與生育;黃色粉末象徵原產於印度的薑黃之顏色;藍色粉末象徵印度教的主神克里希納;綠色粉末則象徵新的開始。除了用手抓起粉末向他人丟擲,也有人會將顏料摻水調和,透過水槍或水球等方式潑灑他人。在侯麗節大量使用的粉末名為「Gulal」,在過去大多是由花朵等天然材料所製成,直到大規模慶祝的需求逐漸提升後,現今多演變成使用化學合成物。




 雖然向他人主動噴灑粉末,看似是侵略性的挑釁行為,不過在侯麗節慶祝期間,所有人都能夠盡情嬉鬧,因為每個人所沾染的顏色多寡,即象徵未來一整年運勢的旺盛程度,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會大肆地祝福身邊的任何人。甚至在印度相當嚴格的種姓制度,也會在侯麗節期間被化解,無論種姓高低都能互相噴灑粉末給予祝福。


主神克里希納愛情故事 大火燃燒女妖侯麗卡傳說




  代表侯麗節起源的故事眾說紛紜,其中一則是關於印度教主神克里希納的故事。根據印度教傳說,擁有藍色皮膚的克里希納愛上了拉達,卻憂心自己的皮膚顏色是兩人相愛的一大阻礙,因此決定在拉達的臉上塗上各種顏色,消弭兩人之間的距離,因此侯麗節也有愛情節之稱。



金床最終被毗濕奴所化身的人獅那羅僧訶殺死


  另一則傳說則是源自於印度古詩《摩訶婆羅多》。古代有一位名為金床的國王,因為修習苦行受到大梵天的祝福,擁有連天神都無法將其殺死的不死之身,然而卻自此便得狂妄自大,逼迫所有子民只得崇拜他。不過金床的兒子缽羅訶羅陀卻是毗濕奴的虔誠信徒,因此暴戾的國王命令自己的妹妹侯麗卡將其兒殺害。




  同樣也曾受到大梵天祝福的侯麗卡,擁有一件能在火中不受到傷害的披風,因此侯麗卡抱起缽羅訶羅陀,置身於熊熊烈火之中,試圖將缽羅訶羅陀燒死。然而毗濕奴前來保護缽羅訶羅陀,並讓原先不受火傷害的侯麗卡燒成灰燼。最後人們將七彩顏色的水潑向缽羅訶羅陀以示慶祝,也形成了日後侯麗節潑灑粉末的傳統。


圍火堆唱跳灰燼塗身 前夜火祭「大火燒死侯麗卡」




  「Holi Festival」便是侯麗卡名稱「Holika」的演變結果,而在充斥繽紛色彩的盛大活動之前,其實侯麗節早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經率先展開。名為「Holika Dahan」的前夜儀式祭典,正是摩訶婆羅多當中對於侯麗卡傳說故事的延伸發展,意味著用大火燒死侯麗卡。




  人們會圍著火堆唱歌跳舞,在公園寺廟等開放空地挖掘火溝,並在柴堆頂端放置由草、木頭所形塑成的缽羅訶羅陀與侯麗卡,透過大火燃燒再現古詩當中的場景。




  除了丟擲儀式所需的供品之外,依照不同區域的習俗,人們會丟擲香料、椰子、穀物、鮮花等各式各樣的物品,目的是要釋放前一年的所有負面能量。而待火焰燃燒殆盡後,有些人會將灰燼混砸香料塗抹在身上,有著驅邪的意涵。


侯麗節慶祝方式因地而異 大量傳統食餚隨節慶湧現




  彩色粉末的噴灑活動在印度各地大同小異,不過其餘的慶祝方式則是因地而異。像是在印度北部的馬圖拉,婦女們會手持木棒追打男人;在印度西部的拉賈斯坦邦,人們會將衣服浸濕後擰乾成一條繩子用作打人。




  包括添加大麻製劑的奶製飲品「Bhang」;外觀像是炸餃子,裡面卻塞滿乳製品的甜糕點「Gujia」;在大大小小的場合都能見到的方形乳脂軟糖「Barfi」;浸泡酸奶的麵糊製小球「Dahi Vada」,人們會在侯麗節期間製作各式印度傳統食物,以歡慶一年一度的重要時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