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文化命脈傳承千年的祭神慶典:江陵端午祭
從假面劇無聲卻滿溢張力的表演,或是從世襲薩滿的演唱中感受純粹的奉獻;從農樂模仿春夏秋冬農事的過程,或是從重現村民爭奪橋梁的遊戲中體會豐收的渴望。種種儀式自千餘年前至今仍保持吻合,擁有穩固文化命脈傳承的江陵端午祭,是韓國保存最完整的傳統節日,據傳發源自中國端午節,不過江陵端午祭是祭祀山神,並祈求平安的「舞天」祭典,不只擁有世界無形遺產的認可,也是韓國保存最完整的傳統節日。
橫跨江陵南大川的慶典區域:南江集市
以江陵端午祭訓練中心為主要地點,端午祭的範圍橫跨江陵南大川兩側河岸,而把江陵端午祭慶典區域劃分出來的南江集市,是全韓國最大的戶外市集,販賣各式散發濃厚韓國文化的小吃及藝品,處處皆能感受到與都會區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
在江陵端午祭中心周遭的區域,是重點活動進行的場地所在,包括繪製端午祭專屬扇子、用菖蒲水洗頭的體驗,或是觀賞盪鞦韆、投壺遊戲的競賽。其中自數個月前用以供奉神明所釀製的神酒,以及口感似麻糬的艾草糕,更是參與江陵端午祭務必品嚐的傳統滋味。
延續千年的江陵大關嶺信仰:大關嶺
江陵位在白頭山與東海之間,20公里長的大關嶺,是唯一可以通往中部地區的道路。由於大關嶺東面山勢斜度大,造成當地特別嚴重的自然災害,形成江陵地方務農和漁獵的居民,對大關嶺山神、大關嶺國師城隍以及大關嶺國師女城隍有著虔誠信仰。
迎神祭祀持續整月:國師城隍
每年農曆5月1日至5月8日,江陵端午祭會舉行為期8天的慶典,若是從農曆4月5日的釀製神酒開始算起,江陵端午祭實則延續了一整個月的時間。到了農曆4月15日舉行的大關嶺山神祭以及國師城隍祭,數千名居民會湧上大關嶺,在祭祀結束後鋸下一段神木,並將青紅禮緞掛在上方,成為國師城隍的象徵,最後在神木的引導下,組成迎神行列。
象徵江陵端午祭的重點演出:官奴假面劇
官奴假面劇過去曾是官家奴婢在祭祀場合娛神娛人的表演,由多名頭戴面具的表演者演繹《小梅新娘》的經典故事,呈現貴族與新娘之間的愛恨糾葛,是韓國唯一僅靠舞蹈與手勢進行表演的啞劇,被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為江陵端午祭的重點表演。
貫穿慶典核心的祭祀儀式:薩滿唱神
世襲女薩滿手持儀式神竿及扇子處在端午祭祭壇中心,隨著身旁樂隊的銅鑼擊鼓聲起舞演唱,薩滿唱神作為江陵端午祭核心的祭祀儀式,是服侍神明並替人民祈禱的傳統。薩滿唱神會在端午祭的慶典期間,每日從早晨進行到天黑,並由主題相異的祭祀曲目接替演出。
從農村走向國際的韓國民族藝術:江陵農樂
為了祈求村莊的和諧及村民的平安而演出,農樂是韓國代表性的民族藝術,被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韓國共有6項農樂被指定為國家文化遺產,其中作為嶺東地區農樂代表的江陵農樂便是其中之一,特色是藉由舞蹈方式模仿四季農事的過程。
村落爭橋祈求豐收的傳統遊戲:江陵泗川踩橋遊戲
相傳在農耕社會的江陵泗川下平里,各村落會於每年農時開始之際,與隔河相望的鄰村進行一場踩橋遊戲,兩派人馬在農樂的演奏下搶奪火炬及爭奪橋梁,相信獲勝的村落當年會獲得豐收。被指定為江原道無形文化遺產的踩橋遊戲,為一年一度的春季祈福儀式,近年來也開始於江陵端午祭期間特別舉行。
info
地址:韓國江原道江陵市江陵端午祭訓練中心
交通方式:自江陵車站搭乘206、207、223至韓亞金融投資站,步行10分
舉辦時間:5月27日~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