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之心─極上京料理的源流
Sandra |
2023-09-14 |
Shutterstock、photoAC
過去天皇居住的京都,在雅緻的飲食薰陶下,展現文化素養而受到世界矚目。和食在2013年被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原因是和食以多樣化、重視食材本身的口感,並兼顧健康的飲食均衡,展現進食氛圍與季節感,與傳統節慶密不可分,來看看京料理是如何隨時代傳承吧!
起於唐朝的大饗料理至武士道源流的本膳料理
傳統京料理紮根京都千年。平安時期受唐朝影響的大饗料理,用包丁術將魚類與鳥類以特殊切法料理與擺盤,連刀具的使用方法都很講究,要順著肉的紋理與組織來調理,保持美好風味,分為20道、12道、8道,成為日本上流階層的飲食文化根基。
15世紀的本膳料理則是依循日本武士道演變而成,除了一道道上菜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食材擺放的膳檯,也就是方形的小桌子,此時餐桌上出現了精緻的鯖魚、鯉魚、備後酒、和泉醋,以及來自宇賀的昆布,讓餐桌上的鮮味更顯得多元化,也開始使用昆布與鰹魚熬煮美味的高湯,是日本料理日後重要的烹調基礎。
從茶禪精進走到懷石料理
而源於天武天皇禁食禽獸的「精進料理」則是佛教修行的法門,在鎌倉時期發展出特殊的飲食規範與禪院茶禮。精進料理的主食是蔬菜與豆類,沒有葷食,卻能透過簡單的調理展現食材本身的滋味,體現文化與感官的味覺體驗,並且重視用料的季節感。近代的懷石料理則是京料理千年來的匯聚,每道餐點送上來時,老饕們往往聚精會神沉浸在視覺與嗅覺的洗禮中,這就是京料理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