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日本空前絕後的豪華宮殿:迎賓館赤坂離宮 Part. 1

邱立崴   |   2023-06-27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邱立崴攝

1909年落成的赤坂離宮,被視為明治時代洋風建築的顛峰之作。這座極盡豪華的宮殿不僅在日本空前絕後,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後一座歐式宮殿。現在,赤坂離宮是政府接待國賓專用的迎賓館,同時也開放民眾參觀,見證百餘年前日本「文明開化」之下開出的璀璨花朵。


從東京地鐵四谷站出站往南走呈Y字型分岔的兩條馬路之間,有條兩側種著銀杏樹的寬闊步道。在步道盡頭,聳立著一座帶有歐式勳章飾與天皇菊紋的大門。大門後方的雄偉白色宮殿,在過去曾是天皇的離宮。這裡就是「迎賓館.赤坂離宮」。




【東宮御所】


1899年,即將成婚的嘉仁皇太子新居開始動工,當時稱為「東宮御所」。擔當這項大任的建築師名為片山東熊。

片山東熊與建造東京車站的辰野金吾同為日本第一代建築師,皆是明治建築界的巨頭。與活躍於民間的辰野不同,片山任職宮內省,是專門執掌皇室相關營繕的職人,除了皇族與華族家的宅邸之外,東京、京都與奈良的帝室博物館(現國立博物館)都是他的代表作。而這座參考了羅浮宮、凡爾賽宮,傾當時日本建築界、工藝界及美術界之力為東宮太子建造的宮殿,對片山來說是集生涯大成最重要的作品。




花了整整十年才完工的東宮御所是日本前所未見的西洋式宮殿,堪稱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對西方文明急起直追的一大里程碑。然而宮殿落成後,明治天皇卻只冷冷留下一句:「太奢華了。」令將之視為畢生心血的片山深受打擊,甚至傳聞他因此大病一場。

老爸擺明不中意,皇太子也不敢大搖大擺住進去。直到即位成為大正天皇以後,才將這裡當作離宮,改名為「赤坂離宮」。


【從戰後到現在】


二戰之後,赤坂離宮轉由政府管理,偌大空間曾分別由國會圖書館、法務廳、東京奧運組委會等不同機構使用。隨著日本回歸國際社會,外交活動增加,原作為迎賓館的舊朝香宮邸(現東京都庭園美術館)不敷使用,於是政府決定以赤坂離宮做為新的迎賓館,委由村野藤吾修改,同時也由谷口吉郎負責增建和風別館。在兩位昭和建築大師改造下,赤坂離宮成為今日日本重要的外交舞台。




2009年,赤坂離宮獲指定為國寶,是明治時代後的建築中第一號國寶。赤坂離宮從2016年起全年對外開放,只要無接待外賓或特殊活動的日子皆可於官方網站預約入館參觀,而庭園則無須預約可逕行現場購票參觀。在正門前的廣場現在設咖啡座,可以一邊享用茶點一邊欣賞赤坂離宮美麗的建築,彷彿置身歐洲。


和洋融合的裝飾設計


赤坂離宮的白色花崗岩壁面在陽光下顯得耀眼萬分板經年累月下生出的綠青色銅鏽使屋頂更加美觀。左右兩側呈弧線往前延伸,有如一隻展翅的白鳥。玄關所在的中央部位則並未建得特別高聳壯觀,是因為半弧形的平面設計若中央過高,會破壞遠近法帶來的視覺效果。



先抬頭望向立面的三角形山牆,這種設計源自希臘神殿,但在山牆內的浮雕,則是象徵日本皇室的菊紋。在菊紋的左右則是日本武士的甲冑。再看屋頂,武士甲冑化為立體,坐鎮在中央部的兩端,面罩的口部一開一閉,跟神社的狛犬一樣呈現出「阿」「吽」二形。



在兩側衛塔上,還有象徵宇宙,綴滿星星的天球,各由四隻鳳凰守護。在歐式巴洛克建築經常使用的勳章飾,在這裡也用日本皇室的另一御紋:「五七桐紋」替代。



接下來再看甲冑雕塑下方的二樓壁面,西側牆上的浮雕有著象徵農業的稻穗、果實與象徵工業的鐵砧,扳手和齒輪,表現明治日本的總體目標:富國強兵。但東側浮雕圖案卻是各種樂器與調色盤,象徵著音樂、藝術等文化的力量。



日本在最汲汲於進步發展的時代裡,依然沒有忘記文化的價值,甚至把它永遠刻印在國家的象徵建築上,這或許就是這個國家最令人敬佩之處,以及為何具有無可取代魅力的原因。

(待續)

❜【迎賓館赤坂離宮】相關資訊
地址:東京都港区元赤坂2-1-1
網址:https://www.geihinkan.go.jp/akasaka/
營業時間:AM 10:00~PM17:00
公休日:每周三 



    邱立崴|歷史宅、建築宅、文化恐怖分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