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師從王朝宮廷結師血脈的韓國結藝師:沈英美
一幢幢傳統韓屋並列佇立在蜿蜒小徑上,北村韓屋村就像是韓國首爾的一盞暖光,保存著純樸溫暖的鄉村氣息。而坐落在巷弄內的東琳結藝工房,裡面有一位笑顏不曾褪去的老匠人,她是奉獻一生在保護韓國傳統的韓國結大師─沈英美。半個世紀以來未曾停止編織,讓沈英美手中的繩結產生了特殊意義,她被韓國勞動部指定為傳統技能傳承者,帶有守護韓國重要記憶的使命。
永存於韓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東琳結藝工房實作韓國結
韓國結Maedeup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羅王朝,直到朝鮮王朝才逐漸用於裝飾,古時政府官員便是透過結的顏色來區分地位,重要程度如同西服當中的領帶。韓國結的關鍵在於圖案必須正反兩面完全相同,因此僅使用一根線製成的韓國結,若是在某個環節出錯,就必須全部解開重新編織,是需要高度專注力的手工技藝。
展示著琳琅滿目的韓國結作品,以及色彩繽紛的繩線和配件材料,2004年成立於北村韓屋村的東琳結藝工房,最初是以展示傳統韓國結的博物館開幕。隨著作品不斷地累積,近年來融合工作坊的形式,為的就是跨越與觀眾之間的隔閡,讓更多人透過手作的方式了解韓國結文化。而這一切的故事,就要從創始人沈英美說起。
師從王朝宮廷結師血脈 曾為朝鮮太祖肖像畫編韓國結
現為傳統韓國結技藝頂尖專家的沈英美,19歲那年在鄰居柳天萬的工作坊首次遇見韓國結,原本只是試著編織出菊花結,沒想到卻在她心中種下了熱忱的種子,成為讓她魂牽夢縈的人生志業。而後沈英美每天都去工作坊報到,一編就編了半個世紀。
柳天萬的韓國結技藝,是從他在朝鮮王朝宮廷中擔任結師的姨婆學來,沈英美後來和柳天萬的三兒子結為連理,並將韓國結發展為家族企業,更繼承了柳天萬的韓國結血脈,成為第三代結藝師。一路上創作出無數個結,其中最讓沈英美最難忘的,便是曾經為朝鮮太祖李成桂的肖像畫製作韓國結。
與時俱進結合現代生活美學 傳遞韓國傳統結文化薪火
結在韓國並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而是永存於韓國文化的重要元素,沈英美認為韓國結不該因為本質是傳統而侷限於傳統,更應該與時俱進結合當今時代的現代美學。她試圖創作出結合日常的實用作品,透過現代的生活方式融合傳統,進而讓傳統不被遺忘,讓後世欣賞2000年代的結作品,就像我們嚮往舊時代的經典一樣。
半個世紀以來每天專注於韓國結,沈英美從來沒有片刻後悔,她相信自己擁有無可取代的經歷,能完善地將韓國結的精神傳遞出去。無論是韓國本地人或是外國人,完成由沈英美親自教授的體驗課程,高興地帶著由韓國結製成的手環或是項鍊離開之後,原本就已經時刻秉持笑顏的沈英美,又會因為將韓國結的文化薪火傳遞出去,再變得更加明亮。